大家有沒有遇到過以下問題,例如:我們做站內優(yōu)化,需要根據熱力圖進行版塊的微調,但是不懂代碼,無從下手;再比如:我們站內的某個欄目點擊量比較大,我們想把標題加粗一下以提高權重的分配,可是反復使用同一個加粗標簽也有弊端;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加粗標簽到底有多少種?以及各種加粗標簽應該如何運用?
一、<b>一個單純文本的加粗標簽。
<b> 標簽明確地將包括在它和其結束標簽之間的字符或者文本變成粗體。如果某種加粗的字體不可用,瀏覽器將使用一些其他的表現方法,例如反相顯示或者加下劃線等。
<b> 標簽是基于內容的樣式標簽 <strong> 的物理版本,但它沒有后者的擴展意義。
<b>規(guī)范寫都是成對出現,例如:<b>安然SEO</b>
二、<strong>不僅是加粗,更加深了語氣,符合W3C的標準。
<strong> 標簽和 <em> 標簽一樣,用于強調文本,但它強調的程度更強一些。
瀏覽器通常會以不同于 <em> 標簽的方式來顯示 <strong> 標簽中的內容,通常是用加粗的字體(相對于斜體)來顯示其中的內容,這樣用戶就可以把這兩個標簽區(qū)分開來了。
如果常識告訴我們應該較少使用 <em> 標簽的話,那么 <strong> 標簽出現的次數應該更少。如果說用 <em> 標簽修飾的文本好像是在大聲呼喊,那么用 <strong> 標簽修飾的文本就無異于尖叫了。沉默寡言的人說出的話總是云無限千金,與此相同,限制 <strong> 的使用可以令應該更加引人注意,而且更加有效。
<strong>規(guī)范寫法同樣也是成對出現,例如:<strong>婁底SEO</strong>
三、<em> 標簽告訴瀏覽器把其中的文本表示為強調的內容。
對于所有瀏覽器來說,這意味著要把這段文字用斜體來顯示。在文本中加入強調也需要有技巧。如果強調太多,有些重要的短語就會被漏掉;如果強調太少,就無法真正突出重要的部分。這與調味品一樣,Z好還是不要濫用強調。
盡管現在 <em> 標簽修飾的內容都是用斜體字來顯示,但這些內容也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將來的某一天,瀏覽器也可能會使用其他的特殊效果來顯示強調的文本。如果你只想使用斜體字來顯示文本的話,請使用 <i> 標簽。除此之外,文檔中還可以包括用來改變文本顯示的級聯(lián)樣式定義。除強調之外,當引入新的術語或在引用特定類型的術語或概念時作為固定樣式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使用 <em> 標簽。
四、<h>內容標題標簽,能夠提升權重
H標簽對文本標題所進行的著重強調的一種標簽,以標簽<h1>、<h2>、<h3>到<h7>定義標題頭的七個不同文字大小的tags,本質是為了呈現內容結構。共有六對,文字從大到小,依此顯示重要性的遞減,也就是權重依次降低。
W3C指出h1-h7標簽可定義標題。h1定義Z大的標題。h6定義Z小的標題。h標簽是成對出現的,以<h>開始,以</h>結束。h1,h2,h3,h4,h5,h6,h7作為標題標簽,并且依據重要性遞減。遵循這樣的原則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讓頁面的層級關系更清楚,讓搜索引擎更好地抓取和分析出頁面的主題內容等等。
1、H標簽直觀的告訴用戶,網頁那部分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那么重要的。
2、H標簽引導搜索引擎,網頁哪些是重要的內容。
<h1></h1>也都成雙出現,例如我博客(www.loudiseo.net)的軟文標題(學習SEOZ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用的<h1>標簽。
五、font-weight:bold 樣式加粗標簽
font-weight的屬性值有3種指定方法:第1種是關鍵字法,關鍵字包括“normal”和“bold”兩個;第2種是相對粗細值法,相對粗細也是由關鍵字定義,但是它的粗細是相對于上級元素的繼承值而言的,包括“bolder”和“l(fā)ighter”兩個;第3種為數字法,包括從“100”到“900”的9個數字序列(注意,只能是100、200之類的整百數)。這些數字序列代表從Z細(100)到Z粗(900)的字體粗細程度。每一個數字定義的粗細都要比上一個等級稍微粗一些。
總結:加粗標簽的運用是一個SEO高手必備的知識,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標簽,使其各盡其則以達到Z佳的優(yōu)化效果顯得尤其重要。
網站優(yōu)化服務
云優(yōu)化專注搜索引擎優(yōu)化推廣服務。